土鳖小屋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一生种一棵树----《托尔金传记》读书笔记感录

[复制链接]
弗罗多 发表于 2008-10-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袭人 发布于:2007-11-11 22:54

看完托老的传记,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忽然想起读魔戒已有六年,直到现在才来系统地读他的生平,算是后知后觉。也说明他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咀嚼消化,然后才顾得上去了解作者。自己清楚,对魔戒系列和中土世界的喜爱从没消退过,不同于少年时的浮燥,我是在耐心地积累着这方面的知识。


这本传记,写得清楚平实,克制收敛。有一种学院式的冷静和严谨(作者是牛津出身),正合我的口味。


最大的收获,是对托老这个人有了一个整体的清晰的印象,读他的作品时产生的想象,有些得到确证,有些则证明是幻想。当然,托老的精神面貌在作品中是无所遁形的,如果读者崇拜得五体投地,并不是作者蛊惑了读者,而是他的确有让人发疯的力量。


不过这本传记试图从日常的外在的角度来观察托老,一种不可或缺的视角,也是我们这些后人唯一一个“客观”了解他的途径。



废话少说,下面是笔记:


托尔金,J.R.R.Tolkien, 全名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小时候母亲叫他Ronald。也就是说,他其实叫Ron。

父亲家是德国移民,不过已经在英国生活好几代了,家传的钟表和钢琴作坊,到爷爷那一代已经中落。父亲远去南非求生活,做银行经理,母亲也跟了去。Ronald和弟弟出生在南非。4岁时母亲带两兄弟回家探亲,父亲却突然在这期间染疫去世。

母亲是个坚韧的女子,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用很小的一笔收入,慢慢把他们养大。给他们启蒙教育。Ronald从小热爱大自然和树木,喜欢画画,对语言有异常的敏感,对宗教十分虔诚,都是受母亲影响。

12岁那年,母亲得了糖尿病,很快辞世。兄弟俩成了孤儿,在几个亲戚家中漂泊了一段时间,后来一直由监护人莫根神父照顾。Ronald的学业不错,有望考到牛津的奖学金,可他却在16岁的节骨眼上遇到了Edith。

Edith比Ronald大三岁,眉清目秀。她也是孤儿,而且孤得更彻底,母亲没结婚就生下她,从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也在她14岁时去世。两个少年身世相似,很快就相爱了。(有一点点杨过和小龙女的味道。汗!)

莫根神父向来待Ronald如同亲子,听说他不好好读书谈起了恋爱,大发雷霆。他禁止Ronald再与Edith交往,连通信也不可以,直到他21岁。当时Ronald是18岁,三年时间,对热恋中的少年不啻三百年。但他尊敬神父,金钱也由他掌管,不得不服从。专心读书,第二次终于考入牛津。

传记作者写到这里说:莫根神父不聪明。这本来只是少年人朦胧的初恋,禁锢却令少年下定了不顾一切的决心,使这段感情得到成熟的机会。显然作者认为Ronald的伴侣本来应该再好一点。

不是说Edith不好,只是后来的岁月显示两人的志趣相差甚远。

Ronald在牛津读书,如鱼得水。他并不用功,正经功课上时间花得不多,继续捣鼓从中学就开始发明的新语言;创造新的手写体,据说给每个朋友写信用的字体都不同;参加辩论会,又往往与同学高谈阔论到深夜,第二天赖床不去教堂。但是他的中古英语和其他古代北欧语言的知识实在渊博,所以成绩还是很好。



三年好不容易过去,21岁生日那天Ronald写信给Edith,述说几年来日夜想念她。事实上,在漫长的分离中,他已经把Edith理想化了。但她回信却说已与别人订婚。的确,让一个女孩子在完全没有音信的情况下等三年,是太严峻的考验。Ronald迅速反应,去找Edith,两人相见,旧情复燃,决定长相厮守。又过了三年,差不多是Ronald牛津快读完的时候,他们结婚了。

八卦是我的天性之一,读托老的传记,其中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想知道他写出了露西恩和贝伦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自己的爱情生活是怎样的。我有点失望。托老的感情生活,在在都平淡无奇。他和太太的爱情在开始阶段固然有波折,但是后来终成眷属之后,生活无非柴米油盐。他们要养四个孩子,托老得不时接些考试的活儿赚外快,托尔金太太则是完全的家庭主妇。生活在知识分子成堆的牛津,托太太并不快乐,因为她受的教育不多,跟托老的朋友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跟其他教授的夫人们也不太来往。在知识层面上,他们几乎平行没有交集。家务细事上也偶有口角。直到晚年,孩子们都长大了,托老退休,他们搬离牛津,托太太才比较开心,不过又轮到托老郁闷了。

但是我转念又想:他们毕竟白头偕老,相伴一生,还有什么比得上五十多年在一起的共同岁月呢?你舍得花时间的那个人,才是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且长久的婚姻难免有大段平淡的日子。更何况,志趣不同,很多时候并不妨碍真心相爱。因为相爱,才愿意互相做出牺牲,忍受对方的某些方面。

露西恩的确有Edith的影子,她的确曾经在树林里为Ronald唱歌舞蹈。刻骨铭心,只那一点,就够共度一生。

另外,我认为托老夫妇的感情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他俩都是孤儿,因此格外珍惜家庭和安全,也都有共同的心愿,绝不让孩子受自己幼年的苦楚。托老曾经有机会去南非教书,他想去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但为了年幼的孩子,他选择留在英国。从这件事,看得出他不想重蹈自己父亲的覆辙。他是个非常好的父亲,本来《哈比人历险记》就是他编了给自己孩子的。这只是他编的无数个儿童故事中的一个,碰巧出版了而已。他带孩子出游,陪他们玩,关心他们的教育,给他们写信,四个儿女长大都有充实的人生。因为儿女,他和太太有牢不可破的纽带。

他的婚姻绝谈不上惊天地泣鬼神,不过也许正因为日常生活的平淡幸福,才有可能使他把全副创造力灌注在中土世界的建构上。想象一下,如果他的情史丰富多彩,他也许会写出绚烂的诗歌,可是很难指望他一砖一瓦地,慢工出细活地打造那个让我们腰折心折的神话!




书归正传,上文说到Ronald娶了Edith。这时一战爆发。Ronald应征入伍,不久被派往法国前线。他中学时代的好友,有两个死在战场上,对他打击非常大。他本人侥幸得了热症,被送回去休养。壕战战场如人间炼狱,给他至深的恐惧。本来病养好之后,就要重上战场,但每次一到被派遣的前夕,他就发高烧。不是装病,是真的高烧,阿斯匹林也无效,如此进出医院数次。可见他对战场的恐惧,身体自动反应保护他。幸亏这几场高烧,否则世间不会有《魔戒》。一战那种肉包子打狗式的阵地战,他必死无疑。也不知有多少各行各业的奇才,死在那场战争里。

战后,Ronald先是编了两年的《新英文辞典》(New English Dictionary),同时兼职教书,然后又在利兹大学教了五年书,做语言学教授。1925年,他回去牛津做语言学教授,从此一做做了四十多年。他的生活波澜不惊,而一个伟大的神话却悄悄地羽翼丰满起来。




笔记做到这里,本来可以说: The rest is history…接下来关于中土神话的形成,很多人都已经熟知,我也大概了解,不过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读到的内容吧。

托老最重要的三部作品:《哈比人历险记》(出版1937),《魔戒》(1954--1955)和《精灵宝钻》(1977),按出书顺序是这样排的,但按创作顺序则不然,是《精灵宝钻》,《哈比人历险记》和《魔戒》。

《宝钻》的创作始于托老少年时代。他对语言有超常天赋,热衷于发明自己的语言,又醉心北欧神话,发愿创造“属于英文”的远古神话。他发明了不少语言,最喜欢的两种后来发展成了“昆雅”和“辛地”。有了语言,他觉得应该有人来说这些语言,于是一点一点地,他开始写《失落的故事》(The Lost Tales),试图将语言和神话组织在一起。他说自己“不记得有什么时候没有在写这些故事”。通常是夜深人静,妻小都睡了,他就在书房里涂写着精灵的事迹。

不过他从不指望除了家人和好友C.S.Lewis他们之外,还会有其他人愿意读这些“历史”片段。他忙着教书,做研究,写论文,跟朋友们高谈阔论,每年圣诞节以圣诞老人的名义给孩子们写图文并茂的信,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其中就有《哈比人历险记》。本来《哈比人》的故事讲完之后,虽然有一份手稿,不过在火龙Smug死后就打住了。因为孩子们的兴趣就到此为止。手稿在抽屉里躺了一段时间,碰巧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上帝保佑她)读到了,认为有出版价值,向老板推荐。老板拿到手稿,相信孩子的故事孩子最有发言权,就让自己的儿子读来汇报。反映非常正面,于是《哈比人》经托老大幅修订以后出版。

《哈比人》出版以后叫好叫座,托老受到鼓舞,应出版社的要求写续集。可是这个续集一写就写了17年。在构思续集的过程中,托老发现自己已经无意中找到了展现宏大神话背景的切入点,那就是小小的哈比人。哈比人生活在那个了不起的世界的安静一角,在历史的尾声。完全可以从他们引带出他长久以来构思的那片中土。《魔戒》的前几章,笔调和情绪都接近《哈比人》,越到后来,越庄严肃穆。他故意的。这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个故事适合给谁看的问题,创作有了自己的生命,推着他走向自己都未知的结局。不止一次,他在给三儿子Christopher的信里说:‘有一个角色出现了,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出现 ,他就那么走过来。’一个是阿拉贡,一个是法拉米尔。也许还有更多。

可以这么说,托老穷一生心血种了一棵叫中土神话的大树。他种这棵树,不是为了摘果子砍木头去卖钱,他种树,因为他不得不种,必须要种,一种叫“创造”的力量驱使着他,他只想尽力把树种得枝繁叶茂,他看着就满足。到一定阶段,果实自然就长出来了。《哈比人》是他活泼泼创造力的具体表现,是个可爱的青苹果。《魔戒》则将他的语言学功力,文学才华和说故事的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全盛期的红苹果。至于大树本身,他仍然不停地在浇水施肥,他始终没有在有生之年完成《宝钻》,除了年老力衰之外,他也一直觉得那些故事需要修改扩充,没有完,不够完美,他不急着结束它们,因为如果出了书,创造过程就算划上句号,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再跟他的精灵们一起畅游中土了,那一切还有什么乐趣?所以《宝钻》在他身后才出版,其实很容易理解。《宝钻》的写作目的不是出书,而是一个创作天才的思想记录。他的想象力无限,因此这本难读的书吸引了无数心灵结构相似的人们,去填补那永远填不完的空白,画画,写歌,写文(各种各样的文)。。。这棵树还在不停地生长,独木成林,结出千奇百怪的果实,集结美丽的灵魂。最伟大的创造,是纯为创造喜悦的创造。




牛津Northmore路托尔金旧宅。一家人在这里住了20多年。


***********************************************


J.R.R.Tolkien: A Biography


作者: Humphrey Carpenter
出版社: Houghton Mifflin. U.S.
装帧: Paperback
出版日期: 2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土鳖小屋 ( 蜀ICP备2022018145号 )

    GMT+8, 2025-1-8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